有一樣事物,你不可以沒有「它」,但有了「它」,「它」可以令你一生都糾結不休。你想到這是甚麼嗎?你可能想到很多事物,今次我想講的是身體。試想一想,你覺得身體(包括家人的身體)帶給你快樂多些,還是擔驚受怕多些?有一首舊歌叫〈為甚麼〉,道出了不少人對身體的慨歎:
第一種是對身體老化的驚嚇:
為甚麼雙鬢斑白 光彩消失面容上
為甚麼齒髮俱落 一張怪模樣
第二種是身體患病帶來的困擾:
為甚麼竟會生病 輾轉反側在床上
病榻中許我一問 怎可永無恙
第三種是身體死亡的無奈:
為甚麼凄冷孤寂 輕飄飄像無力
為甚麼不見光亮 飄渺沒形象
在目前如何風光 仍是泥中葬
沒法牽走一根線 那許依戀臭皮囊
人們對身體的態度其實是相對矛盾的,何以見得呢?歌詞雖然用「臭皮囊」這個棄之也不可惜的名稱來稱呼身體,但卻又說「依戀」。對一般人來說,身體令人又愛又憂。如果加上宗教因素呢?在宗教來看,身體的糾結會變得簡單些,還是更加複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