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Categorized: 伍渭文牧師

伍渭文牧師 – 這是我們的週會(2015年)

每週五,當子午線迫近馬料水之際,全中國公立大學校園最早及最大一座獨立自拔的禮拜堂——崇基學院禮拜堂,漸漸熱鬧起來。燈亮了。從屋頂垂下來的吊燈散溢的柔輝,使空靈莊嚴的堂舍,倍感祥穆溫暖,尤其在灰暗的雨天。教堂地下學生休息室門前,各學生社團忙著部署攤位,宣傳活動,展示看板,招募人手。趁「市集」之便,一網打盡。

十一時十五分,教堂開始播放音樂,聲音遠處可聽,週會快要開始了。此時候,崇基人紛紛「蒲頭」。來自中大校園四方八面的崇基人不斷湧向禮拜堂。上千人拿著課本,背上又是大小背囊,沿著教堂正門的斜路向前擁擠。較早來的則從前門趕快拾級而登,找個好位置與約定的朋友排排坐。

十一時三十分,風琴鍵啟動。霎時空間充滿雄渾的音樂。全體肅立:「鞍山蒼蒼,吐露洋洋,維我崇基,雄立南方……。」這首學生會會歌,頓時把千多個不同的個別生命聯成一體。在歌聲中,聖壇上的洋燭燃亮了。在搖曳的燭光下,覆蓋聖壇的紅色聖帷尤覺亮麗,崇基校徽的景教坐蓮十架特別耀眼。燃點燭光,昭示週會開始。

伍渭文牧師 – 校牧室工作感言(2001年)

二零零一年三月間,首次與校董會聘牧小組面談,了解到校牧的主要職能分六大部分:學生團契的發展、教職員的牧養、週會的安排、主日崇拜、與基督教大學及教會的聯繫、舍監的工作。在院長給我的聘書中,有一項「根據崇基學院憲章執行有關職能」。我初不以為意,以為是例行公文。履新後第二個月首次披閱一九七八年崇基憲章,看到列舉校牧的工作,怔住了,頓時心裏謙卑下來,求主賜我恩典,竭盡所能服侍崇基大家庭中每一位成員。

伍渭文牧師 – 胡秀英追思會—人生可以如此美麗禱文

永生的上主,慈愛的天父,你是歷史的主,世界的光。

君王有崩逝,政黨有輪替,朝代有興衰;

從清朝、民國到共和,唯有你是不死的上主。

 

從胡秀英教授的一生,我們看到福音如何移風易俗,真理如何使人得著自由;

你把她舉自塵土,播名世界,澤及萬人;你使她信上富足,不被物欲所逐,

使我們曉得簡樸可以充實,卑微亦能顯揚尊貴。

伍渭文牧師 – 走出甲子,從新得力禱文 ; 千人宴—尋崇記禱文

永生的上主,慈愛的天父;我們今天在這教堂聚集,心存感戴。在這教堂,聖壇壁上十三所國內前基督教大學的徽號,見證我們的歷史,源遠流長;閣樓掛上亞洲姊妹學校的名字,見證我們同氣連枝,親屬繁衍。感謝上主讓崇基六十一年前,在香港延續基督教高等教育的理想,為往聖繼絕學。在今天,我們特別紀念在草創時期,當物質匱乏,舉步維艱的日子,你藉著一班創校先賢,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為崇基奠下基礎。

伍渭文牧師 – 這個聖誕,我要燃點燭光

I will Light Candles this Christmas
by Howard Thurman (1899-1981)

I will light Candles this Christmas;
Candles of joy despite all sadness, Candles of hope where despair keeps watch, Candles of courage for fears ever present, Candles of peace for tempest-tossed days,
Candles of grace to ease heavy burdens, Candles of love to inspire all my living, Candles that will burn all the year long.

伍渭文牧師 – 新生王的記號 (路2:12)

第一個記號是馬槽。包著布,臥在馬槽裡是一個甚麼的圖像呢?相對客店的房間,馬槽樸素簡約,沒有奢華花巧。我們現正在哥本哈根召開全球氣候會議,關心地球暖化的危機,這圖像可以表示環保節約,反樸歸真,很有時代感,可以被視為前衛時尚,且有點浪漫。

但耶穌降生的馬槽本身並不浪漫,是晚上安放牛羊牲口的地方,其實是一個山洞,晚上牲口避過風霜雨露的地方。今天我們到聖地旅行,主誕堂就是在一個山洞內。約瑟、馬利亞最初也不是選擇馬槽的,他們來到客店時,已住滿人了,也沒有人讓出客房,祇好住在馬槽。

耶穌誕生的馬槽,以前有沒有人住過呢?耶穌藉童貞女懷孕,騎沒有人騎過的驢駒子進入耶路撒泠,葬在門徒財主亞利馬太人約瑟的新墳墓,聖經特別強調耶穌徵用從來沒有人用過,突出分別歸上主為聖。不過,這些被上主所用的都有共通點—甘心樂意,馬利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我救主為樂。而客店的主人,並沒有為馬利亞的臨盆作出特別的安排。約瑟有否把聖靈感孕的事告訴店主,要求他特別安排地方?這點聖經沒有說。但無論如何,對將臨盆的母親,任何人也應給予特別照顧,他甚至可以讓出自己的房間,協助馬利亞平安誕下聖嬰,可惜他沒有這樣做,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馬槽真的可以住人,也有人住過。現在我們有沒有人因為需要住,而住不適合人住的地方呢?我想大家都想起籠屋了。在中國大陸,也有人因為需要住,而住不適合人住的地方,很多離鄉別井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就住在沒有窗戶的地下層,因為付不起昂貴的租金。馬槽這記號,提醒我們主認同被邊緣化的弱勢族群,我們也應關心他們的福祉。

伍渭文牧師 – 他的名字叫耶穌 (路一31)

他名字叫耶穌,因他要將他的百姓從罪惡拯救出來

(二) 第二,耶穌這名字說明我們與上主對人有情。上主不是造了世界後讓它自生自滅,像一個鐘表匠,造了鐘表後,讓發條自己運轉。上主對我們犯罪產生怒氣,因我們遠離他的期望,我們沒有看守弟兄,反而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他人,踐踏他人的尊嚴。但上主要恢復我們的記憶,提醒我們本來尊貴的身份—我們是他的百姓,他的子民。人就像苛馬史詩奧德賽(Odyssey)的主角中的奧德修斯((Odysseuy) ,在回家的征途上,常常迷失,忘記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