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牧心窗:專注生命的焦點

突破自我篇: 專注生命的焦點

許開明

在現代的社會裡,有許多的燈光,使人眼花瞭亂;許多的聲音,使人莫衷一是;許多的資訊,使人無所適從;我們在許許多多的東西中,往往失去生命的焦點,很容易迷失自己;在這種境況中,我們更需要抓緊人生的焦點,努力向前。

路加福音10章38至42節中,提及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裏忙亂。」(路加10:40)套句現在的話說,馬大忙得心慌意亂。「心裏忙亂」就是分心,失去生命的焦點。試想馬大的心多麼偉大!耶穌是貴賓,馬大心中第一要緊的事,就是讓祂受到最周全的招待。今日我們也曾見過這樣的婦人,她們出於愛心,為了使客人享受完美的招待,她們忙個不停,好像有千頭萬緒的事等著幹的。如此重視客人,無可厚非;然而,馬大想用服事來表達她的愛心,卻收到反效果。因為她忙得心慌意亂,以致於忍耐不住,衝進客廳抱怨耶穌和她的妹妹。馬大對耶穌說,「你不在意嗎?」她的忙亂使她只看到自己,自己的工作,自己需要,自己的了不起;還有,只看到別人的不是,馬利亞和耶穌不應坐視不理,任她一人「做餐死」。她在發怨言、發火和發炮,這樣招待客人真是弄巧反拙。

在忙亂中,失去焦點的馬大看不到耶穌真正的需要。她只顧來回奔走,在煩擾中忙於備飯,這並不是耶穌當時所需要的。其實,當時耶穌極需要的是一種安寧。為了擺在面前的十字架和內心的忐忑,擺脫不斷向祂渴求的群眾;在伯大尼這個地方,他找得一處安靜之所,即使是一兩個小時也是好的。馬利亞的態度正切合耶穌的心意,而馬大卻在善意中作出破壞。耶穌所言,「不可少的只有一件」,極可能是指「我所要的不是大擺筵席;一道菜,一點點簡單的食物,我便於願已足了;馬大,我現在需要的是陪伴,是坐下來聽我的心事,好像你妹妹一般。」事實上,我們不失自己生命的焦點,才能看到別人生命真正的需要和焦點。

在美國職業高爾夫球賽中,名人錦標賽是最具盛名的比賽。2009年,肯尼·佩里在決賽時,原本一路領先,最後卻落居第二。《紐約時報》用「雖失望但不沮喪」這句話,來描述佩里輸掉比賽後的表現。佩里說:「偶爾我會回想,如果我採取不同的方式會不會贏?但是我不會陷在懊悔當中。如果這是我人生中發生過最壞的事情,我的情況還不算太糟。我不會讓失望的情緒糾纏著我。人生中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我今天會回家跟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

佩里感失望但不沮喪,因為他生命的焦點,不在於球賽的成敗,還有人生更重要的東西。對基督徒而言,我們的焦點決定了我們如何面對人生的成敗。我們不應定睛在那些讓我們失望的事情上。保羅說:「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裏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邊。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歌羅西書3:1-2)。換言之,自我的肯定與生命的意義不在於自身的成就,而在於榮耀基督。倘能專注於此榮耀基督作為人生的焦點,你將會不枉此生。

反思問題:

你現在的人生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可有令你的日常生活感到忙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