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達榮牧師 – 「榮耀之主,謙卑服侍」

      210328_sermon

講題:「榮耀之主,謙卑服侍」 “Glorious Lord, Humbly Service”

講員:鄧達榮牧師

場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主日崇拜

日期:2021年3月28

 

引言︰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主恩常偕。今天的主日(28/3)是棕枝主日,也就是我們教會紀念耶穌受死前最後一週的開始,我們的主耶穌騎著一匹驢駒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刻,群眾在耶穌前行的路上舖著自己的衣服和棕樹枝,前呼後擁地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藉此表達出對耶穌那份尊崇和歡迎……,與此同時今天也是大齋期屬操練旅程的最後一站,緊接著我們便是進入聖週(Holy week),也就是受難週(Passion week)的日子,下一個主日我們便歡慶主耶穌的復活並所帶給我們的盼望,因此,讓我們在今天早上,藉著耶穌進入聖城的事件和腓立比書第二章內有關對耶穌生命的「讚頌」,一同認識這位「榮耀之主」,而在祂的身上又是如何作「謙卑服侍」的榜樣。

 

正文:

  1. 一. 耶穌這榮耀之主在群眾的歡呼中光榮地進入聖城

  從馬可福音的記載,我們看到耶穌是受到極大歡呼和夾道歡迎下進入耶路撒冷,門徒在耶穌的囑咐中已預備好一隻驢駒子,並把自己的衣服搭在這驢駒上,仿如作馬鞍讓君王騎在上面,在沿途進程上,更有許多人把衣服舖在路上,還有人把田間的樹枝砍下來舖在地上,前呼後擁的群眾們都喊著說:

「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的!至高無上的,和散那!」
(可11:9)

  這樣的場景就仿如古代的君王在進入城裏去接受加冕,充滿光彩和榮耀。在此,首先值得我們注意的,這些人不是由政府或官方部門發動安排下出來歡迎耶穌(就仿如今天刻意安排紅地毯的歡迎儀式),而是他們自願來到這裏,發自內心的歡呼和流露他們的期盼。其次,他們所呼喊的「和散那」卻深深藏著一份「歷史」的情感因素在其中……

  今天很多敬拜的詩歌內都有用「和散那」作歌詞的內容,以表達出一份讚美的呼聲,這個用語“Hosanna”往往被誤解為「讚美」的意思,但若深究下去,這個用詞不是希臘文,而是希伯來文,意思為「求來(此刻)拯救我們」,曾分別在撒下14:4和王下6:26出現,使用的處境都是百姓對他們的王呼求幫助和保護。因此,當群眾前呼後擁高喊「和散那」時,他們不單止在歌頌讚美和歡迎耶穌,而是在對他們的王呼求幫助和保護,是他們心目中上帝所差遣的「彌賽亞」,將要坐在大衛王座的君王,並要恢復以色列民族光榮的拯救者,而這份熱切期待的心情,其實可以追溯至馬加比時代百姓們對敍利亞人佔領他們土地和污辱聖殿的反抗有關,當日與敍利亞抗爭時,話說馬加比族人並沒有正規的軍服,身上只以棕樹枝識別,結果馬加比家族抗爭勝利,建立起自己的管治,因此馬加比王朝在發行的錢幣上就刻上有棕樹枝作為記念。若從這一個歷史向度去作觀察,以色列百姓舞動棕樹枝歡迎耶穌入城,就猶如歡迎期待已久的王帶領他們「搞革命」一樣,因此若參照馬太福音21:10的記載,無怪乎全城的人不論統治的羅馬官兵或是以色列民都十分被驚動並說:「這是誰?」是的,這就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之主,值得我們去歡慶和擁戴祂為王,這就正如百姓所呼喊一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1. 二. 耶穌這榮耀之主乃騎著驢駒子進入聖城

  剛才我們看到耶穌進入聖城的情景,祂以「王者」的身份受到熱烈的歡呼,眾百姓在歷史的緬懷和對未來「彌賽亞」臨到的期望中,大家都拿著棕樹枝歡迎祂和呼求祂,然而,耶穌的寳座又在那裏呢?是在那榮耀的宮殿又或在宏偉的聖殿中嗎?全都不是,祂的寶座竟在那高掛的十字架上。此刻我們面對一個充滿吊詭的真理(paradoxical truth),那就是這位榮耀之主,也是上帝的兒子並要成為君王的耶穌基督,祂卻以謙卑的方式進入聖域,之後又替門徒洗腳(約13:1-20),並最終死在十架上而獲得最大的榮耀。就讓我們回到入城這一幕,在馬可的記述中,耶穌所騎的並非高頭駿馬,也不是古代君王所騎的戰馬。反之,是一匹驢駒,這正好應驗了撒迦利亞先知的預言說:「錫安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啊,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和地騎著驢,騎著小驢,驢的駒子。」(亞9:9)在聖經中,「馬」的形像都是「戰馬」,使我們想起的就是戰爭,征服,殺戮與死亡;反之,驢駒卻給人有平實,勸勞,溫和和服侍的形像,牠更是平民百姓日常所用的交通和運貨工具,任勞任怨、默默作出服侍……,此刻耶穌吩咐門徒去找一匹驢駒入城,正好去顯明祂帶來的並非戰爭和奪權,祂雖是君王和那真正的彌賽亞,卻是一位謙卑的榮耀之主,在地上,祂沒有政治和軍事權力,只以僕人的形像去服待,也不受到別人應有對祂的尊重,因此耶穌說:「我來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5),因此,讓我們再一次去細想,耶穌騎著驢駒入城的真正意義和給予我們的挑戰,就是祂本來就已經擁有一切的權柄,然而祂卻甘心放棄了,祂騎著騎駒而來,並非要在地上建立自己的國度和權力,而是要成就父神拯救世界的旨意,因著這一份的謙卑和順服,我們這位榮耀的主把那本應屬乎祂的權柄都放棄了。各位主內弟兄姊妹們,我們也能擁抱基督這份謙卑服侍的心志嗎?

 

  1. 三. 耶穌這榮耀之主的「虛己」,卻要成為我們謙卑服侍的榜樣和操練

  各位主內弟兄姊妹,學習耶穌基督謙卑服侍的生命榜樣,是我們所有樂意跟隨耶穌(作主門徒)的終身目標, 而其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學習「放下」自己的權利,為了愛就樂意去「犧牲」自己,為了順服父神的心意就甘心去為別人「捨命」,而最著名去描述這樣服侍生命的一段偉大經文,莫過於在腓立比書第二章5-11節之內的讚頌……

「5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6他本有上帝的形像,卻不堅持自己與上帝同等(的地位);
7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
8就謙卑自己,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9所以上帝把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超乎萬名之上的名,
10使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眾膝都要跪下,
11眾口都要宣認:耶穌基督是主,歸榮耀給父上帝。……」

  這一段又被稱為偉大的基督「虛己論」,我們又當怎樣作出正確的理解呢?在第6節首先說出基督本有上帝的形像,當中的「本有」,在希臘文中源自一個比所採用的動詞“to be”更有力的字詞,NIV的譯本將緊隨它的名詞更傳神地譯為「真本性」,亦即在成為人之前的耶穌,本身就是「真神」,擁有完全的神性(fully God),那麼「虛己」又是指甚麼,是祂倒空了自己的神性嗎?並在地上這一段的日子失去了祂的神性?非也,我們絕不可作這樣的理解,「虛己」這個字在新約中只有保羅採用過五次,其用法全是指某些東西失掉了功效,而不是指倒空某些具體的東西,換言之,這裏所指的,主耶穌不是倒空自己的神性,乃是謙卑自己,「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和修版:卻不堅持自己與上帝同等),而ASV譯本則譯為「祂使自己變得默默無聞」,因此這位充滿榮耀的主,祂擁有上帝的本性、榮耀、權柄和地位,並受天使天軍的敬拜,但道成肉身來到人世間後,主耶穌就不在這樣的榮耀中表現自己,我們可以這樣說,祂改變的是存在的方式,而非祂的本性,主耶穌這一刻暫時放棄天上存在的方式,甘心樂意地放下自己應當享有的權柄,不在榮耀中表現自己,這就是和合本「不強奪」的真正意思。

  主耶穌不但「反倒虛己」,祂還「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祂為了完成救贖的工作,在神性上又加上人性,就是加上人性中一切的限制,噢!這榮耀的主竟成為軟弱和受盡限制的人,把不必要的擔子也加到自己的身上,而腓比立書這一段美妙的讚頌中,就是聚焦地描逑上帝的愛子耶穌基督不斷加深的「降卑」,祂不但願意離開天上的榮耀,降生在卑微的馬槽裏,更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經文更進一步說出祂「就謙卑自己,存心順服(即樂意放棄祂的一切權利和本有的榮耀),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而釘十字架是昔日古羅馬時代最羞辱的死刑,專為罪大惡極又或十惡不赦的嚴重罪犯而設的酷刑。感恩我們的主竟為我們犧牲到這樣的地步,倒空自己,願意降至最深的深淵(又就是信經所提及降到陰間),經歷徹底的死亡,為的就是去拯救我們這些有罪的靈魂,重拾我們可以與上帝和好的關係。

  各位主內弟兄姊妹們,我們又願否效法主耶穌這樣謙卑的生命榜樣呢?又願否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雖然我們不能像主耶穌有這樣獨特「道成肉身」和「倒空」自己榮耀的歷史經驗,但我們也應有主耶穌這份謙卑和順服的心志——就是為了完成上帝所交付給我們的旨意,為了能成為上帝所合用的器皿,甘心樂意去犧牲自己應有的權利,負起艱苦的擔子,就是你和我的十字架,繼續去完成上帝所託付給我們的使命和挑戰,我們又願意嗎?

 

結語與生命反省:

  最後,在結束今日棕枝主日信息的講道之前,讓我們有以下的總結和作出這樣生命的反省:昔日耶穌騎著驢駒以一位謙卑君王的姿態進入耶路撒冷,這份謙卑,並非只在做門面外在功夫,也不像現代的政客一樣,聘用形像顧問,為祂去度身訂造一個親民的「謙卑」形像,好贏得民眾的掌聲和選票,而我們的主耶穌確實放下祂作為榮耀之主的身段,尊貴和地位,以犧牲捨己的精神走向各各他山,完成祂在十架上救贖世人的使命,還有幾天至本週五(2/4)便是受苦節的日子,傳統稱這個星期為聖週(Holy week)又或稱為「受難週」(Passion week),是極俱莊嚴、神聖和充滿奧秘的重要教會節期,甚至應該比聖誕節期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教會傳統裏更有不少信徒學習在此受難週禁食,或在這一段期間內只吃麵包、白飯、稀粥,甚或只飲清水……。那就讓我們以簡樸、虔誠、謙卑的心懷,預備好各人的心,以摯誠的態度去迎接和記念主耶穌為我們承受的苦難,並因祂的謙卑服侍成全了圓滿救贖而發出「和散那」的歡呼和感恩,誠心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