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16_sermon
講題:沒有幻想,不用絕望 No Illusions, No Despair
經文:約翰福音17:13-19
講員:鄧瑞強博士
場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主日崇拜
日期:2021年5月16日
各位弟兄姊妹,早安。在這疫症裡,祝願各人平安。
只要你的思想境界夠高超,有藝術家般的敏銳情感,對靈性有深度的體會,你總會覺得,你不屬於這裡。你屬於高遠的藍天、遼闊的大海、無際的星空、無拘無束的流浪、鮮花綻放的原野、滿懷溫馨的黃昏,你屬於詩、屬於美酒、屬於神話中的英雄。而人間那些平淡無味的語言、令人作嘔的謊話、扭曲的嘴臉、卑污的手段、暴力的爭奪,對你而言,就十足像看youtube時忽然爆出來的冗長廣告,令人厭煩不堪。
但,生活也有不得不如此的另一面,人像被綁在大地上的野獸,有原始的獸性、有肉體的慾望、有基本的需求。
我們就是如此奇怪的組合,是精神與泥土的結合,介乎天使與野獸之間,存於上天與下地之中。人性的這兩種向度所構成的衝突與張力,引發出人類永遠都在追問的問題:理想重要抑或現實重要?上帝口出的話重要抑或麵包重要?像耶穌那樣活出生命的重量重要抑或像烏龜那樣縮起來保命重要?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答案。
有些哲人,為了解決精神與物質這兩種向度的張力,會高舉一方,貶抑另一方。如哲人柏拉圖,他強調精神,對他而言,物質是變幻的、易逝的、沒有永恆意義。他將一切事物的物質性剝掉,留下的,便是純觀念,這是不變的,這是永恆的,這是理型世界的真相。個別的人,會死的,沒有永恆性。但「人」的觀念,這是不變的,這才是真理所在。這種想法發展下去,便會發展成「為了某些不變的原則」而取消「個別的具體的人」。新約的法利賽人如此,二十世紀的希特拉也如此。從靈修而言,這種想法是渴慕那純粹的靈性,而漠視塵世。這有一種柏拉圖式的喜悅,沒有了時間,只留下永恆。飛上了天上,卻失去歷史。
另一些哲人,為了解決精神與物質這兩種向度的張力,寧願放棄精神,擁抱塵世。他們認為,根本沒有那種離地的精神,有的,只是腳下的大地。唯物主義者認為,一切一切,到最後,只是物質。沒有什麼永恆的東西,一切都是變動的,都只是歷史的產物。這種想法發展下去,就只剩下對物質的追求,和在物質的追求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殘酷惡鬥。新約中的代表,便是和法利賽人相對立的撒都該人,他們的思想特徵是不相信復活,不相信永恆,有的,只是現世。他們和權貴勾結,活一種講求當下滿足的人生。從靈修而言,這種想法造就兩種可能性。若是權貴,這想法就是在歷史的過程中,力保自己的利益,剷除阻路者。若是受苦者,這想法就是推動不斷的變革。他們有的是歷史的行動,有的是現世利益的角力,沒有的,是永恆的價值。
在福音書裡,互相敵對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最終攜手合作,除滅耶穌,但兩者理由不同,法利賽人是為了理想、為了不變的原則,而消滅耶穌。撒都該人是為了現實、為了實際的利益,而消滅耶穌。自命清高的人,嫌耶穌太世俗;完全世俗的人,嫌耶穌太清高。最後,他們都要置耶穌於死地。
今日,我們看看耶穌,在精神與現實,在現世與他世,在永恆與現在之間,他如何活著?他如何鼓勵跟從他的人?
今日講道經文:約翰福音17: 13-19
17:13現在我往你那裏去,我還在世上說這話,是叫他們心裏充滿我的喜樂。
17:14我已將你的道賜給他們。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
17:15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
17:16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
17:17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
17:18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
17:19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
這是主耶穌上十架前的禱文,為門徒祈禱,求天父保守他們。這禱文完全反映耶穌如何看待自己及信徒的生命。
耶穌如何看待自己及信徒的生命,我歸納為七點。
一,基督及基督的跟隨者,他們的生命不屬世界,他們是另一個世界的人。
二,但同時,他們卻也不離世界,雙腳緊緊地立足於大地之上。
三,屬於另一世界,耶穌稱之為「聖」,耶穌及其門徒是屬於神「聖」的,不是屬於世俗的,即聖經講的「分別為聖」。
四,是真理使人成聖,使人與世界有別。
五,「神聖的人」活在「不神聖的世界」,當然有衝突、有張力,耶穌稱之為「恨」,這世界恨那些不屬這世界的人。
六,不屬世界的人,留在這世界上,是因為有使命在身。天父差派不屬世界的耶穌來到這世界,是因為有使命交給耶穌去完成。耶穌差派不屬世界的門徒繼續留在這世界,同樣,是因為有使命交給他們去完成。
七,耶穌的跟隨者知道自己的身分,知道自己有任務在身,同時也知道天父的保守,故能勇於面對種種困難,「笑傲江湖」,在險惡的江湖裡,能高唱「滄海一聲笑」。耶穌稱這態度為「喜樂」。
以上各點,我每點講少許,即是說,當我講到第7點時,大家便可開心地期待,我快講完了。
(1)信徒的生命不屬這世界
很多體會到永恆的人,都不屬乎這世界的。
其中一個經典人物是古希臘的數學家阿基米德,據說,當羅馬大軍攻佔他居住的城巿時,他正在研究圓形的幾何學。一個士兵走進來,踏在他的圓圈上,他對現實的戰爭看來毫不上心,他沉思著圓形,然後對那士兵說,「請不要踏著我的圓圈」。儘管現實在戰爭中,這位天才的心思卻貫注在圓形的永恆法則裡。那士兵怒不可遏,就這樣,揮劍殺死了一個天才。
近來讀一本小書,是德國浪漫文學的一個代表人物Wackenroder的小書,書名叫《一個熱愛藝術的修士的內心傾訴》,我讀中文譯本。書中講到大畫家拉斐爾如何畫聖母像。拉斐爾說:「由於難得尋見完美的女人形體,所以我遵從降臨到我靈魂中的源於精神的形象。」這即是說,在現實中,拉斐爾根本找不到合宜的模特兒,神聖的形象只能源自天上。書中講到,拉斐爾很沮喪,因為他找不到滿意的女士形象。直到有一個晚上,聖母向他顯現。「聖母用一種無法言表的動人目光注視著他,活靈活現」。神聖的形象臨在於他,他憑此畫下一幅又一幅的聖母像。屬於這個世界的任何形象,對這大畫家而言,毫無幫助。幫助他的,是不屬乎這世界的,來自他世的,一種神聖的顯現。
天才人物,看來都是不屬這世界的,他們屬於永恆的維度,屬於聖人的團體。基督的信徒,也是天才人物,我們領悟到天父永恆的愛,聆聽到永恆的真理之言,生命進入了不滅的天國。耶穌說,我們像他一樣,不屬乎這個世界。
(2)信徒卻也不離世界
一個人,體悟永恆,也永遠留駐在永恆中,則應是哲人。一個人,體悟永恆,卻又回頭走向人間,為了要救蒼生,這就是宗教人。
大乘佛教有觀世音菩薩,在遠古以前,他已成佛,但他不留在淨土,而入凡塵,是因為他要教化世人。
耶穌並沒有將他的信徒帶離塵世,進入永恆,因為耶穌之為耶穌,總是「道成肉身」,將塵世的苦難擔在自己的肩頭上的。耶穌如此,他的信徒也如此。
若果耶穌完全遠離塵世,不吃人間煙火,法利賽人應該接納他。若果耶穌完全擁抱塵世,在物質中打滾,撒都該人應該歡迎他。但耶穌不屬世界,卻又不離世界,於是,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都拒絕他,除之而後快。
(3)信徒之「分別為聖」
信徒與世人有分別,而單單屬於神,這就是聖經講的「分別為聖」。
信徒最大的問題,是忘記了自己屬於誰。世上各種吸引人的東西,如:金錢、權力、性愛,時刻構成誘惑,向我們建議,你下拜我們,就會得到這世上的富貴快活。
耶穌提醒我們,我們要永遠記得自己屬誰。我們屬於神,單單敬拜祂。
(4)是真理使人成聖
如何保持自己屬於神?
堅持真理。特別是在說謊話有著數的年代,更要堅持說真話。真與假,中間有一絕對界線。
我們不屬世界,卻又活在世界中,將這生命活出來,就是:在謊話的世界中,堅持真話。這是難之又難的。當謊話夾雜著暴力與利益,則真話便意味著受苦與虧損。這是人間的十架,這是基督的十架,這是信徒的十架。信徒活在人間,就是跟從基督,背起這十架。這是難之又難的。只求慈愛的天父,減少這艱難的日子。
(5)世界恨你們
耶穌說,世界恨你們。為什麼?因為世界不喜歡真理、不喜歡光明、不喜歡上帝。
有些信徒,為免被世界恨惡,便完全循入永恆。信仰,只為靈魂的得救,無關乎塵世的責任。一旦遠離世界,不再接觸世界,不再擔起世間的什麼十字架,當然便不會和世界有任何衝突,也不會被世界恨惡,因為這樣的信仰,根本不會和現世有任何的交集。一個從未誕生在塵世的永恆耶穌,當然不需要受死。
另有一些信徒,為免被世界恨惡,便索性完全歸屬世界,成為世界的一分子。「基督徒」這身分變成只是化裝舞會的面具,不再代表生命的真正歸屬,不再有任何真正的內容。成為世界的一分子,按世界的邏輯來生活,當然不會被世界恨惡,反而得到世界的擁抱。
耶穌沒有抽離世界,也沒有變成世界的一部分。他永遠以神子的身分,行走在大地上。面對世界的恨,他沒有幻想。同時,面對世界的恨,也不會失望。耶穌明白,要將真理植根大地,沒有不用付代價的樂觀,也沒有不結果子的悲觀。沒有坦途,但也沒有絕境。耶穌走過這充滿「恨」的大地,他受盡苦楚,然後,復活的真理在他身上展現。因著耶穌,天父展現祂對大地的永恆主權。今日,世界也會恨我們,讓我們以耶穌的生命去面對,沒有幻想,但也不用絕望。
(6)耶穌差派我們到世上
耶穌留我們在世上,是要我們像他一樣,完成天國的使命。
只要大地有黑暗,便需要有人點燃燭光。只要世界有恨,便需要有人勇於去愛。只要塵世充滿著死亡的絕望,便需要有人顯明復活的希望。請不要為自己而活,請為天國的使命而活,直到天父的國度,圓滿地實現在人間。
(7)喜樂的人生
講到第7點了,各人應該很開心,體會到什麼叫喜樂。
天降大任於我們,逆境、艱難、十架、世界的誘惑、世人的恨、人性的恐懼、現實的絕望,這一切,都是真的。
我們仰賴的,是天父的保護。我們相信,天父看見。
在這難得一活的歷史時刻,就憑天父的看顧,讓我們喜樂地面對。
(8)結語
最後,我以哥林多後書6: 2-10作結,我以《現代中文譯本》讀出。
保羅說:
6:2下 聽啊,現在就是接納上帝恩惠的時刻!今天就是上帝拯救的日子!
6:3 我們不願意別人毀謗我們的事奉,所以我們也不妨礙別人。
6:4 為了在一切事上表明我們是上帝的僕人,我們忍受各種患難、貧窮、困苦。
6:5 我們曾遭受鞭打、監禁、暴民的騷擾;我們勞苦、失眠、挨餓。
6:6 我們以純潔、知識、忍耐、仁慈,更藉著聖靈、真摯的愛、
6:7 真理的信息,和上帝的大能,來表明我們是上帝的僕人。我們以正義作武器,攻擊敵人,也保衛自己。
6:8 我們受尊敬,也被侮辱;受責罵,也被稱讚。人家說我們是騙子,其實我們說的是誠實話;
6:9 說我們寂寂無聞,其實是家喻戶曉;說我們死了,其實都好好地活著。我們受刑罰,卻沒有被殺;
6:10 憂傷,卻常有喜樂;貧窮,卻使許多人富足;好像一無所有,卻樣樣都有。
願榮耀歸上主,願人間享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