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14_sermon
講題:活在山崩石裂時 When the Great Buildings Fall
講員:林豪恩先生
場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主日崇拜
日期:2021年11月14日
引言
座落於美國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由6座大樓組成,自1973年啟用以來,每天約五萬人在裏面工作,並有超過20萬名遊客出入。為甚麼有那麼多遊客出入呢?因為6座大樓中有兩座高達110層,分別稱為「北塔」和「南塔」,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成為紐約著名地標之一,遊客可以在觀光層眺望,欣賞紐約市的美景。世貿中心能夠在紐約市拔地而起殊不簡單,建造這些摩天大樓的想法最早在1943年就有人提出,1962年開始設計,1966年動工,1973年落成啟用,是很多人多年投入的成果。無論是建築師、建築工人、在裏面上班的人、絡繹不絕的遊人都不會想到,這宏偉壯觀、高聳入雲的雙塔,竟會在瞬刻之間倒塌。2001年9月11日上午,一架民航機撞入北樓的北面。17分鐘後,另一架民航機撞入南樓。在燃燒約56分鐘後,南樓倒塌。北樓在燃燒了約102分鐘後也倒塌下來。雙塔被撞毀倒塌的畫面,不單震撼了美國,也震撼了整個世界。事隔二十年,相信不少目擊者回想起來,仍然歷歷在目,仍然感到震撼。讓我們借用這份震撼感來閱讀今天的福音經課。
-
大殿宇也有倒下時
13:1耶穌從殿裏出來的時候,有一個門徒對他說:「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
13:2耶穌對他說:「你看見這大殿宇嗎?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耶路撒冷聖殿被拆毀得「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猶太人聽到會引起很大的反應。那種反應不但是當下的震撼,也是歷史的傷痕。對猶太人來說,耶路撒冷聖殿是甚麼呢?在他們心目中有甚麼位置呢?
根據聖經記載,第一座耶路撒冷聖殿在大衛王的時代已經開始預備材料,由繼位的所羅門王動工興建。因此,當時的聖殿又稱所羅門聖殿。聖殿落成後,隨即成為朝見耶和華上帝的敬拜場所,也成了以色列民族的象徵。我們可以從詩篇122篇感受到他們對耶路撒冷聖殿的感情:
122:1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
122:2耶路撒冷啊,我們的腳站在你的門內。
122:4眾支派,就是耶和華的支派,上那裏去,按以色列的常例稱讚耶和華的名。
122:5因為在那裏設立審判的寶座,就是大衛家的寶座。
122:9因耶和華-我們上帝殿的緣故,我要為你求福!
公元前586年,巴比倫王國尼布甲尼撒二世摧毀耶路撒冷,聖殿被毀。猶太人為此而感到非常哀痛和羞辱。
那都是幾百年前的歷史了。耶穌和門徒當時所見到的聖殿,是失而復得的另一座。
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推翻了巴比倫王國。波斯王古列(Cyrus the Great)頒旨,讓猶太人在公元前537年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按以斯拉尼希米記所述,重建過程非常艱辛,攔阻處處,幾經辛苦,第二座聖殿於公元前515年完工。又幾百年後,在公元前37年,聖殿在大希律王的時代得以擴建。
門徒對耶穌說:「夫子,請看,這是何等的石頭!何等的殿宇!」門徒對聖殿的讚譽和崇敬,很可能也代表著當時普遍人對聖殿的敬意。
耶穌似乎沒有分享這份對聖殿的敬意,更語不驚人誓不休地撥門徒冷水:「你看見這大殿宇嗎?將來在這裏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耶穌如此說,很可能傷害了普遍猶太人的感情,也令猶太領袖們反感,因為聖殿不單單是一座建築物,更承載著宗教和民族感情,也代表著權力和領導。如果可以撇開感性,純理性來看,人們都知道如何宏偉的建築物也會有倒下的一天。就如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禮拜堂,總有一天會拆卸的,對嗎?又例如你現在所住的大廈,就算一百年內不拆卸,二百年後也不會存在吧!因此,問題不是建築物最後會不會被拆毀,而是在甚麼時候和甚麼狀況之下拆毀。正如人人都知道人總有一死,但在甚麼時候及怎樣的狀況之下死去,那才是問題的所在。當時,門徒也懷著類似的疑問。
-
亂世多迷惑
13:3耶穌在橄欖山上對聖殿而坐。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暗暗地問他說:
13:4「請告訴我們,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呢?這一切事將成的時候有甚麼預兆呢?」
13:5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
再一次,門徒的反應代表著普遍人的心聲。如果事情總會發生,人們當然想洞悉先機,趨吉避凶。如果事先知道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甚麼時候倒塌,人們當然不會照常去上班,遊客也不會去遊覽。現實上,就是不知道。就算有人說知道,也不會有多少人相信。就正如新冠病毒兩年前在人類之間傳播,造成全球疫情,人們只能視之為突如其來。這些突如其來的事情,是不是完全在人類的預計之外呢?又不是。從歷史中,人類知道瘟疫總會有的,只是無論科技如何進步,也沒有辦法知道瘟疫在甚麼時候及甚麼情況之下來襲。
就算不知道具體時間,有蛛絲馬跡可以推敲嗎?這也是門徒想知道的:「有甚麼預兆呢?」有的,但通常都是事情發生之後,重組案情的時候才可能組織到出來的。事後孔明,當然人人都可以變成專家。
耶穌沒有回答門徒關於時間和預兆的問題,反而吩咐門徒「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當人人都說自己有一個預兆的時候,當人人都說自己掌握到事情的來龍去脈的時候,者當人人都說有內幕消息的時候,正是反映出人心最徬徨無助,社會最混亂不安,也是迷惑人者最有利去迷惑人的時候。如果過去兩三年你在這個城市生活,你一定接收過海量這些資訊,可能你自己也發放過這些資訊,甚至也因這些資訊而有所行動。亂世中的迷惑是甚麼呢?耶穌提出了兩種可能性,正好是人們常常陷入的兩種極端,其一是藥石亂投,焦慮地四處找救生圈;另一個極端是因強烈的無力感而投降,苟且偷生。
-
亂世迷惑的一端:拯救來了